中国独特的“高铁文化”!
发布日期: 2021-03-16 15:02:21 浏览量: ...
科学的真正发展,就是在为人类的生存而活着,以延长生命的长度而发展,以扩大空间而扩大自由度而发展。唯有如此,才能为充实社会资本提供新的积累,为创新发展模式提供新的思路,为安顿心灵家园提供新的资源。
尤其是近10年来,中国的铁路工作者不懈努力,瞄准世界一流水平,取得了高铁建设的历史性进步。自京津城际铁路投入运营至今,我国高速铁路已连续10多年稳定运行,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长达2.91万公里的铁路网。
从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到现在,已经孕育出了独特的“高铁文化”——工业报国,坚持不懈,改革创新,拥抱世界。
对于高铁形象建设等议题,专家建议用“高铁文化”的内涵来推进品牌文化建设,擦亮“中国创造”的金名片,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精神动力。
到目前为止,中国的高铁里程已达2.91万公里,位居世界第一。中国铁路总公司一位工作人员表示,中国高铁在列车、线路工程、信息化控制、运营管理和维护四大系统上取得的成绩,除了硬性投入外,还在于拥有一支规模庞大、具有“十年磨刀精神”的铁人队伍。
在经历了几代高铁人的孕育和奋斗之后,早期“铁道兵精神”一脉相承,并结合改革开放的特定历史背景,形成了新时期特色的“高铁文化”。
--工业报国,推动中国速度跃升。
据中国通号集团党委书记周志亮介绍,中国高铁产业技术密集,人才和资金高度密集,中国高铁能够在短期内从“并跑”到“领跑”世界先进水平,关键是铁人,从院士到一线工人,都有报国情怀,把国家和集体利益放在首位。这一情感激发了高铁人长期忘我工作在车间、实验室、铁路上,促使高铁人坚决服从国家利益的指挥,握紧拳头,群策群力。
--坚持不懈,科技攻关永不言弃。
西交大教授戴光泽说,在高铁的背后,有无数的人甘愿成为“无名英雄”。弘扬“功成身退,不畏失败,永不言弃”的奋斗精神,中国高铁才能占据全球产业制高点。
--坚持改革创新,走科学发展之路。
北京交通大学教授朱晓宁说,中国脱离了中国老国企的高速铁路网,骨干企业基本打破了僵化落后的管理体制,建立了能充分调动人的活力的现代管理模式,“能者上,庸者下”,靠着改革突破了传统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,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市场经济发展方向的现代化管理之路。西交大教授周国华说,“自主创新不一定要重新发明轮子”,引进是手段,消化是目的,创新是追求,中国高铁以引进消化再创新为目标,创造了一种超越一切的典范。
--拥抱世界,让高铁的成就走向世界。
中国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左大杰表示,中国高铁在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上,正以开放、包容的态度,积极在世界范围内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。通过高铁出海的“中国方案”,既有工程、技术、装备产品,又有中国标准、中国服务,在塑造国家形象和培养竞争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上一篇:2021年铁路文创大力传播了铁路文化
下一篇:女孩入读成都市铁路学校怎么样?